保山机场始建于1929年,属军用机场,是著名的“驼峰航线”的主要起降机场,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过重大贡献。1958年4月1日,中国民航保山站正式成立,这是中国民航总局在全国设立的第一个地州级地方民用航空站。
1990年5月,因机型淘汰,机场关闭并改、扩建。1991年4月,云南省政府批准保山机场改建。改建工程于1992年1 月开始,历时14个月。1994年6月11日试飞成功,6月14日,保山机场复航。扩建后的保山机场,飞行区等级为4C,跑道长2400米,可供波音737—700及以下机型起降,为云南省重要的支线机场之一。

机场现有停机位5个,中国东方航空公司、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分别开通了保山——昆明、保山——昆明——广州往返航线,除正常的航班外,机场还承担了航空护林、航空摄影、航空测绘等飞行任务,为滇西地区航空护林主要保障单位。2013年,机场共起降航班2820架次,旅客吞吐量238279人次,货邮吞吐量354.3吨。根据《云南机场集团十二五发展规划及2025年远景展望》,保山机场“十二五”末预计起降航班3000架次,旅客吞吐量25万人次,货邮吞吐量300吨。机场目前为云南省卫生机场、保山市级文明单位、保山市文明示范窗口。